资国寺:佛教信仰与养老的融合之地

2024-09-01

资国寺,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刹,自唐朝建成以来,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无数信徒。1996年,贤志法师接任资国寺住持,开启了一项独具特色的社会服务——寺院养老。他创办了国内首家经过民政部门批准的佛教养老院——资国弥陀村养老院,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心灵栖息之所。


osaka-castle-3237242_1920.jpg


寺院养老的独特之处

与社会上的养老院相比,资国寺的佛教养老院虽基础设施不如城市养老院精致,但更注重老人心灵上的慰藉和临终关怀。贤志法师表示,养老院面向有佛教信仰的老年人,目前已有300多位老人居住在此,其中200多人是常住居民。

“城市化的发展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多不便。他们更希望在山水之间,怡情怡乐,终老一生。”贤志法师说道。资国寺的自然环境优美,依山傍海,空气清新,寺院的作息规律、素食膳食和固定的早晚课都符合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需求。


丰富的老年生活

资国寺不仅提供一个安静的修行场所,还为老人们安排了丰富的日常活动。每天早晨4:30起床,老人们可以参加早课,散步锻炼,或在师父的指导下打太极、八段锦。饭后,老人们会在寺院内绕佛,念经,参加集体活动。寺院还会定期为老人们举办生日会和节日庆祝活动,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。

此外,老人们还积极参与寺院的义工活动,扫地、拔草、种菜等力所能及的工作都由他们自愿承担。通过这种方式,老人们不仅保持了身体的活力,还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归属感。


临终关怀:走得安心、走得有尊严

与社会养老机构相比,资国寺的佛教养老院在临终关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。贤志法师介绍道,很多老人对死亡充满恐惧,害怕在医院孤独离世。因此,养老院特别设立了生命关怀助念团,陪伴老人走完最后一程。

在资国寺,老人们会亲眼见证同住者的安详离世,参与为他们的送行,逐渐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。许多老人甚至早早写下遗书,安排后事,将自己的最后愿望交代清楚,这种放下和释怀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更加坦然。


养老院的公益性质

资国寺的养老院是公益性质的,费用标准随缘而定。贤志法师表示,养老院的收费标准虽然有规定,但他们会根据老人的经济状况灵活调整,最低只收取200元,让每位老人都能安心居住,减轻自卑感。

护工的选择也非常严格。资国寺优先录用有信仰、有爱心的护工,并定期与他们交流疏导,以确保他们能用慈悲心对待老人。同时,资国寺还承诺,为在此服务超过5年的护工提供优先入住的机会,以保障他们未来的养老需求。


老人的生活与感悟

现年67岁的韩爷爷来自河南开封,他与老伴儿选择在资国寺进行“候鸟式养老”。他表示,资国寺的生活非常充实,早起种菜、打太极拳,空闲时做义工,晚年生活变得有意义。他认为,这种生活不仅让他修身养性,也让他内心更加平静。

78岁的陆奶奶来自江苏常熟,她在2023年搬入资国寺养老院。她原本与儿子一家和睦相处,但为了不拖累子女,她选择来到这里。陆奶奶非常认可资国寺的临终关怀理念,并积极参与生命关怀团队,帮助他人,也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了心理准备。


结语

资国寺的养老模式在中国养老领域独树一帜,它不仅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,更关注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生命尊严。通过将佛教信仰与养老相结合,资国寺为众多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温馨、安详的晚年归宿。这种精神与物质兼顾的养老模式,也为社会养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。

分享
写评论...